近日,一列滿載進口木材的火車從張家港緩緩駛進贛州國際港。
贛州國際港位于實木家具之都南康,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冷鏈物流產業園之一,而且還肩負著中國內陸唯一木材直接進口口岸的任務。
2020年全年,贛州國際港累計實現鐵路運輸吞吐量186000標準箱,鐵路海上多式聯運“三合一”列車1553列,中歐列車238列,其中木材占運輸任務的絕大部分。
香港管理委員會工業服務中心主任劉國柱表示:“我們主要從美洲和非洲進口硬木,從東南亞等地進口橡膠木,從歐洲、芬蘭等國進口松木。進口木材在南康加工成家具,銷往全國各地、歐洲、中亞等國家。”
國內大部分涉及木材運輸的港口已經達到了港口之間的“手拉手”。目前,蘇州、深圳、廈門、廣州、寧波、滿洲里、霍爾果斯等沿海港口已實現互聯互通,實現多港多品種經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球運輸成本上升,通道受阻。許多木材供應商和零售商已經將注意力轉向了中歐的運輸路線。
特別是2020年9月以來,從贛州國際港和張家港出發的第一列木材專列抵達香港,打開了非洲木材進口通道,加快了進口木材在陸地港的流通。從今年1月到6月,145列中歐班列已投入運營,預計今年將建成300列。通過與非洲傳統木材進口大港張家港的合作,進口非洲木材的國內配送效率實現了質的飛躍。香港與張家港的合作也使張家港成為南康家具行業重要的木材供應基地之一。
國內港口的合作開辟了木材運輸的物流通道,吸引了進口木材的積累,然后配送到全國各地,迎來了各類進口商和貿易商的積累,培育了優質的木材貿易集散港經濟。另外,聯合港的建設和運營可以大大降低進出口企業的報關費用、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減少貨物在港口的停留時間。對于國內木材經銷商和下游木材采購商來說,這種模式降低了采購成本,也降低了出口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