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加快木竹結構建筑和建材產業發展
發展綠色建筑與綠色建材是國家積極倡導的方向,更是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天然的綠色建筑和建材,木竹結構建筑和建材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建議,從國家層面加大扶持力度,為木竹結構建筑和建材產業送上加速發展的東風。
木竹結構建筑和建材具有低碳環保、抗震減災、施工便捷、可循環可降解、傳承民族文化等獨特優勢。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發展木結構、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出臺了相關規劃方案和規程標準。
劉東生認為,我國木竹結構建筑和建材產業已經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目前正是加速發展的良機。資源方面,我國有全球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和竹林,還在推進建設3億畝國家儲備林基地,國內木竹材供給將持續增加。產業規模方面,全國專業從事木結構相關產業的企業已有8000多家,是10年前的10倍多,產值增長了近100倍。科技支撐方面,我國木竹建筑建材領域開展了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和典型示范應用,產生了一大批可以轉化的科研成果,僅相關授權專利就有300多項,標準體系已初步建立。市場需求方面,木竹結構建筑和建材正“得寵”,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木結構建筑面積每年增加20%左右,隨著建筑理念更新、標準規范健全、關聯產業提升、原料供給增加和城鎮化推進,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和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