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外貿企業轉型內銷對市場有何影響?
受疫情影響,在國外訂單銳減的情況下,不少外貿企業都開始將目標轉向國內。商務部官方數據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10萬家外貿企業正在努力將出口商品轉為國內銷售。
短期應對一時之需轉向內銷,面對“陌生”的環境外貿家居建材企業能成功嗎?而另一方面,對于本就飽受摧殘的國內家居建材市場,大量新供應的涌入,又會帶來多大的沖擊?
1、外貿遭遇至暗時刻,轉型內銷困難重重
前4個月,我國家具出口932.3億元,同比下降15.7%。其中4月份家具出口274.5億,增長12.5%。從數據看,4月份家具出口顯示出反彈的跡象。但在大多數人看來,這并非長期趨勢,反彈只是源于此前訂單的積壓。由于貿易的滯后性,海外疫情暴發帶來的需求減弱,還將持久影響國內家具外貿企業的發展。
在此背景下,有無內銷業務成為家居建材外貿企業能否平穩渡過難關的分水嶺。“本來我們是以德國市場為主,目前剛開始轉內銷,國內市場巨大,價格也比較好。”浙江永康市碩日家居的負責人盧曉暢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碩日家居外貿訂單減少了60%。盧曉暢表示,目前企業想把國內外的電商做起來,正在運用抖音帶貨等方式打開國內市場。
因門檻低、易操作,目前外貿企業主要依靠電商平臺和線上展會轉內銷。許多電商平臺設立了外銷產品銷售專區,集中推薦外貿企業滯銷的產品。外貿企業受困也引起政府的關注,為幫助外貿企業出口轉內銷,4月7日國常會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包括內銷緩稅利息暫免征收至年底、內銷選擇性征稅試點范圍擴大至所有綜合保稅區等。
5月7日,商務部又提出進一步擴大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實施范圍,進一步優化政府公共服務,幫助外貿企業破解內銷難題,開拓內銷渠道,提升內銷能力。不過,外貿企業轉內銷還面臨一些問題。盧曉暢表示:“目前轉內銷后,還面臨著拓展銷售渠道難、生產線轉向難、品牌建設難等諸多問題。”
種種現實因素的束縛以及內外銷經營模式的差異,外貿家居建材企業想要開拓國內市場困難重重。有人先行試水但收效杯水車薪,有人躍躍欲試但仍心系海外,當然也有企業還沒來得及轉便倒下了。對于大多數外貿企業來說,內銷之路更像是試水者的應急之策。
2、國內市場已趨飽和,供需失衡壓價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