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紅木床的類型
我國古代家具興盛時期是明清兩代,其中就拿床來說分為眾多種類,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架子床
所謂“架子床”就是因床上有頂架,床的整體結構是在床四角安立柱,除了前面,其他三面都裝有圍欄。上端裝楣板,頂上有蓋,俗謂“承塵”。架子床的圍欄多有講究,它是用小木做榫拼接成各種幾何紋樣。更有巧手把正面用小木塊拼成四合如意,中加十字,組成大面積的子板。架子床一般在四周床牙都雕塑有精美的透雕圖案裝飾。架子床的外形酷似一個縮小的房間,床的柱桿就像房子的立柱;有的匠人在掛檐上雕飾花紋,使整個床更顯富麗,在床正正面裝垂花門的更顯恢弘壯觀,整體看來,給人一種和諧統一的感覺。
拔步床
從形式上看,拔步床有一種奇怪的造型,就像是把架子床安放在一個木制平臺上,平臺長出床的前沿二三尺,在平臺四角,立上柱子并鑲以木制圍欄。有的是在兩邊接上窗戶,使床看似一個小廊子。在床的兩側,放著些桌凳等小型家具,其作用是放置雜物,很像一幢獨立的小屋子。在南方地區,這種家具多有使用,因南方溫暖而多蚊蟲,床架的作用就是掛帳子。北方則不然,由于北地天寒,所以一般多睡暖炕。即使用床,只需在兩側和后面安上較矮的床圍子就行了,這樣做可以使得室內寬敞明亮。
羅漢床
是指左右及后面裝有圍欄的一種床。羅漢床分為兩類,包括無束腰和有束腰。這種床曲線弧度較大,有束腰且牙條中部較寬,俗稱“羅漢肚皮”、“羅漢床”。羅漢床的圍欄多用小木做榫拼接而成,最簡單者用三塊整板就可以做成。后背稍高,兩頭做出階梯形軟圓角,整體風格顯得既樸實又典雅。這類床的形制大小兼有,大的稱床,小的叫“榻”,大羅漢床不僅可以被用來躺臥,更常用于坐。待客時,在床的正中放一炕幾,兩邊鋪設坐褥、隱枕,作用相當于現代的沙發。這種榻在擺設上都是單獨陳設,很少成對,且都擺在正殿陰間。
貴妃榻
家具中很特殊的一類就是貴妃榻,又稱“美人榻”,主要用于女性臥室內。貴妃榻以秀美著稱,雖然榻面小,但形制優美、制作精良,在用料上也極為講究,床上彩繪雕刻顯得雍容華貴。明清時期的貴妃榻,其打磨的匠人之心,體現在對圍欄、扶手的雕花上,以龍紋透雕最為流行。對于榻腿、牙板的細節設計,貴妃榻更是傾注心血,無論是直腿、彎腿,精細的花草圖案都是必不可少的,有的貴妃榻設計成單翹頭、尾部上卷的樣式,透雕牙條采用拐子紋卷草圖案,圍欄的二龍戲珠透雕圖案最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