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洲港將成國內最大木材儲備基地 | |
作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國,木材的進口替代隨之成為必然。中國林業集團公司(簡稱“中林集團”)與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人民政府順勢而為,在整合優勢共建國家級木材儲備加工基地上一拍即合。 中林集團有關專家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與天保工程直接關聯的是國家用材儲備基地建設。我國目前的木材年消費量超過5億立方米,不解決木材的供給問題,天然林保護只能是空談。要解決供給問題,除了加快人工林建設,木材的進口替代是一個重要途徑。而進口木材的儲備、加工、交易則要綜合考慮需求規模、口岸條件、區域發展戰略和市場輻射能力等因素,按照城鄉建設、交通體系和產業發展規劃合理確定布局、規模、發展定位,同時,要考慮相關區域的經濟發展潛力、物流需求增長空間以及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2015年,中林集團在綏芬河建成國家木材儲備加工交易示范基地項目“國林木業城”,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為其“走出去”開發森林資源提供了重要支撐;入園企業涉及地板、單板、指接材、刨光材、地板刨片、復合地板芯材、家具部件,產品遠銷日本、荷蘭、英國、加拿大、新加坡、意大利等國家,徹底改變了當地粗放的木材貿易生態。與江蘇新民洲的合作則是中林集團布局全國的戰略步驟。 據《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了解,中林集團是國資委下屬唯一從事木材全產業鏈生產經營的大型央企,肩負著國家木材安全和海外戰略儲備之重任。該集團定位于“全球森林資源的經營者”和“國內林業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平臺”,目前擁有和控制境外木材資源80萬公頃,資源總量達1億立方米,年進口木材約占全國進口總量的10%。江蘇鎮江新民洲距長江入海口約230公里、京杭大運河5公里,是長江、運河黃金十字水道交匯點,腹地面積達4800畝,歷史上就是木材轉運基地。新民洲港作為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擁有1657米長江深水岸線,已經建成兩個5萬噸級泊位,在建4個5萬噸級泊位。全部投產后,共配備18臺16~40噸門機,每月可接卸120萬立方米原木,木材年吞吐量可達2000萬立方米,一次性木材堆存能力達200萬立方米以上。 據楊帆介紹,2016年10月,鎮江市京口區政府與中林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擬在新民洲區域內共同開發建設中林(鎮江)生態產業城項目。目前,該項目已被中林集團列為 “十三五”發展的“一號工程”,同時,以“鎮江中林國際木業交易儲備中心”的名義被列入“2016、2017年江蘇省重大項目”。項目總投資150億元,總規劃面積16平方公里,分為港口物流區、產業加工區、商貿服務區、生態旅游區,合作雙方的共識是:緊扣“木”元素、發揮“港”優勢、做強“產”規模、促進“城”興旺,為長江中下游各類木材加工企業提供完善的木材原料、廠房設備、倉儲物流、金融服務等,通過產業上下游之間的聚集機制來實現產業協同,通過完善的服務平臺促進木材加工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綠色生態發展。項目建成后預計綜合產出200億元,實現年稅收約10億元,增加1萬多個就業崗位。同時將帶動餐飲、住宿、休閑、娛樂、旅游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周邊房地產及特色小城基礎設施建設。 新民洲的中林項目總體分兩步推進,第一步,從2015年到2020年,建成港口現代物流業集聚區、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同步推進健康養生及旅游體驗區、現代高效農業觀光區建設。第二步,到2025年,基本建成中林(鎮江)生態產業城。 |